所罗门王说:“太阳底下无新事”,历史常常出现惊人的相似,哪怕是相似的两者时间相隔千年,地理上相距万里。然而这种相似再也没有比中国春秋战国时代与欧洲近代史的关系更引人入胜了。尽管有无数优秀的历史学家们写过关于历史的书汗牛充栋,但历史本身就像苏轼笔下的庐山一样,不同的人眼中各有不同的视角和美景。欧洲列国的历史状况和中国的战国七雄熟悉历史的人能够找出其中一些有趣的规律,我们不妨来做个对比和总结。
齐国vs英国
齐国在山东半岛,英国位于不列颠岛,同样面朝大海,都是善于经商的民族。齐国自管仲改革之后,国力蒸蒸日上,商贾云集,财源滚滚。英国则把自由贸易定为国策,英国的商人活跃在世界各地。
虽然屈居边缘的地理位置让齐国和英国没有深入内陆、吞并诸国的能力。但也能保护他们避免来自内陆强敌的进攻,尚可固守一方。所以在外交政策中,他们都扮演者搅局者的角色,玩着平衡各方实力的游戏。
楚国vs西班牙
楚国大致区域
都是筚路蓝缕,从边陲之地一个不知名的小诸侯国一点一点打下一片广阔的疆土,楚国在最鼎盛时期是当时世界上疆域最广人口最多的国家,楚国资源丰富,盛产黄金,楚文化自成体系,并且首先称王,无视周王室。
而西班牙战斗在对抗穆斯林的第一线,通过大航海建立广袤的殖民地,获取美洲丰富的黄金,率先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日不落帝国。然而两个国家也在后来竞争的大格局中固步自封,一点点落伍,让昔日的强国,成为明日黄花。
秦国vs俄罗斯
同样处于偏远和落后地带,背后是无边无际的蛮荒之地。秦国在义渠和匈奴等草原民族的袭扰中自强,俄罗斯在蒙古铁骑的血与火的洗礼中壮大。同样作为战斗的民族,让对手不寒而栗。秦国经商鞅变法变得强大,俄国由彼得一世改革后来居上。
秦国最终统一了六国,而俄罗斯则从波罗的海一直打倒白令海峡,则成为横跨亚欧的世界上最大的国家,其威慑力尤其是在苏联时期,更是让整个欧洲颤抖。但同样是过于专制和残酷,表面强大的国家机器其实不堪一击。秦国在农民起义军反抗的怒火中轰然倒下,而苏联则在僵硬的体制束缚中,离心离德,最后解体,命运何其相似。
拿破仑兵败莫斯科
燕国vs丹麦、瑞典、挪威
这几个国家都位于北寒之地的国家,燕国和丹麦都属于当时影响力比较小的国家。但是他们发起飙来,一样让人刮目相看。燕国在名将乐毅的带领下,大败强齐,连续攻克城池70座,诺大一个齐国差点亡国。而丹麦的维京海盗也是打遍欧洲无敌手,让英国连续几百年都屈服在他们的淫威之下。
国虽小,力虽弱,但是地处边陲的地理位置,也能让这两个王国千年一脉传承。如今燕国成了中国的首都北京,有了北京户口意味着天子脚下的高福利。同样包括丹麦在内的所有北欧国家,其国民的福利程度也是羡煞旁人。
赵魏韩vs德法意
魏赵韩三家分晋
赵、魏、韩三家分晋想必大家都听说过,而德、法、意三家瓜分法兰克帝国,有的人不一定知道。德国的前身是东法兰克,法国是西法兰克,意大利是中法兰克,分别由查理曼大帝的三个孙子统治。赵国首先实行军事改革,胡服骑射,成为七国中战斗力最强的国家。
德国的战斗力就更不用说了,两次世界大战都是一挑多,让对手吃尽苦头。当然赵国和德国的命运都很悲惨,赵国在长平之战中被秦军坑杀40万人,德国在二战中被俄国打成一片废墟。赵国和秦国、德国和俄国之间虽然苦大愁深,但是他们却是兄弟之邦。赵国和秦国的国君都是商朝飞廉的后代,而德国和俄国的君主都是德意志人,所以德国和俄国一支保持贵族通婚,俄国女王卡捷琳娜二世和末代皇帝尼古拉二世的王后都是来自德国。真是关系越亲,恨之越切啊!魏国是战国七雄首先称雄的国家,通过李悝变法,国力蒸蒸日上。但是在后来的军事战斗中,东败于齐,西丧于秦,日渐衰落。
与此类似的命运,法国通过黎塞留的改革,首先成为欧洲霸主。但是被英国和俄国两个国家牵制,登上事业顶峰的拿破仑先远征莫斯科兵败如山倒,又在滑铁卢战役中被英国彻底击败,自此之后霸主之位永远失去。韩国和意大利一样,在欧洲近现代史中政治表现上都是小角色。但是文化发达,人才辈出。韩国出了个韩非子,是他的法家思想促成了秦国的统一大业。
而意大利出了个马基亚维利,他写的《君王论》简直就是西方的《韩非子》,两篇著作东西合璧,堪称帝王培训班的最佳教材。赵魏韩位于中原之地,发展空间有限,四面强敌,德法意也面临着同样的困局,无论怎样努力也难以能成为影响力一流的强国。
德法意瓜分法兰克帝国
周王室vs神圣罗马帝国
东周创立以后,周王室几乎成为了空架子,而神圣罗马帝国名义上是欧洲大当家的,用伏尔泰的话说:“既不神圣,也非罗马,更非帝国”,自从皇帝之位传到奥地利哈布斯堡家族手中,就一直他家被独占,其影响力不过在奥地利范围内,与其说是神圣罗马帝国,不如说是奥匈帝国。不同的是周王室最终被灭亡了,神圣罗马帝国名号先被拿破仑废黜,然后奥匈帝国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土崩瓦解,分裂成几个小国家。
同战国七雄时期的政治格局一样,近代的欧洲也是冲斥着各种远交近攻、连横合纵的外交军事战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