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历史 >

14岁小皇帝联合宦官,清除权臣开创盛世,却埋下百年祸根

说起宦官,东汉是无论如何也避不过去的,其猖獗程度,在中国历史上铁定前三甲。讽刺的是,东汉开国君主光武帝刘秀早已认识到宦官

说起宦官,东汉是无论如何也避不过去的,其猖獗程度,在中国历史上铁定前三甲。讽刺的是,东汉开国君主光武帝刘秀早已认识到宦官的危害,并采取了果断措施。

光武帝认为宦官之所以得势,是因为内廷与外廷的勾连,将皇帝架空。鉴于此,规定内廷全部由阉人充任宦官,并严禁宦官内廷与朝臣外廷之间有任何私下来往。原来的皇帝、朝臣、宦官之间的三角互联关系被打破,变成了皇帝“一肩挑两廷”的权衡关系。

这个关系看似杜绝了朝臣与宦官的勾连,皇帝更容易控制二者,但是,其中的平衡很微妙,稍不注意,一方的比重就会增加,造成朝政的严重失衡。

光武帝没有料到后世即位的皇帝大多年幼,朝政只能由太后掌控,太后相信自己的娘家人,形成了外戚势力,等到皇帝长大,不甘心皇权旁落,但与外臣隔绝,只能依靠内臣宦官,夺回朝政的控制权。于是,东汉形成了外戚、宦官此消彼长的政治怪圈。

这一怪圈开始于第四代皇帝——汉和帝刘肇。汉和帝是一个很不错的皇帝,重用的宦官郑众也是一个很不错的人,局面虽然没有失控,却埋下了祸根。

外戚专政,权臣僭越

汉和帝即位时,只有10岁,养母窦太后临朝称制。窦太后任命自己的哥哥窦宪为侍中,掌管朝廷机密,负责发布诰命;弟弟窦笃任虎贲中郎将,统领皇帝侍卫;弟弟窦景、窦环任中常侍,负责传达诏令和统理文书。这样,10岁的小皇就被窦家人包围,没有任何辗转腾挪空间。

窦宪本是纨绔子弟,汉章帝在世之时,就敢侵夺公主的庄园。掌权之后,更是肆无忌惮,都乡侯刘畅被太后宠幸,窦宪害怕他分了自己的权力,便派刺客将其刺杀,还嫁祸他人。后来,事情败露,窦太后气得七窍生烟,将其软禁在内宫。

这下窦宪害怕了,就算太后想网开一面,朝臣们也不会善罢甘休。他想了一个主意:北伐匈奴,戴罪立功。太后本就不忍心,恰巧亲汉的南匈奴请求汉朝出兵讨伐北匈奴。朝臣们却不乐意了,就算出兵,也不能派个杀人犯吧,而且还是个没有任何领兵经验的人,你这摆明了假公济私,拿上万将士的性命当儿戏。独断专横的窦太后自然不予理会,为哥哥配置精兵强将,开始了轰轰烈烈的赎罪建功之旅。

没想到,性情乖戾的窦宪打仗倒是有一套,真把北匈奴给灭了,还在燕然山上刻石铭功。窦太后趁机,以皇帝之名下诏,任命哥哥为大将军,朝臣们也是一片逢迎,请求大将军位列三公之上。窦宪由此权倾朝野,心腹爪牙遍布朝廷内外,有大臣稍有不满,即刻屠戮或逼自杀。兄弟几人,奸淫掳掠,无恶不作,搞得京师怨声载道,却无人敢管。

有一次,汉和帝召见窦宪,趋炎附势的朝臣竟然私下议论,要称窦宪为“万岁”。窦宪呢,觉得内宫有太后妹妹坐镇,外廷也尽在自己掌握中,便想更进一步,夺了这汉家天下。

英雄天子,雷霆手段

可惜,窦宪面对的是汉和帝。在窦宪的眼中,汉和帝不过是个啥也不懂的毛头孩子,但汉和帝却不认为自己毫无胜算。

当时,满朝文武,只有司空任隗、司徒丁鸿,保持中立,不肯依附窦氏。汉和帝想与二人取得联系,但窦家人耳目遍布,稍有异动,就会被发觉。想想,这皇帝和囚犯有啥区别,被逼成啥样了。所幸,时任皇家园林管理员(钩盾令)的宦官郑众比较正直,没有谄事窦氏。小皇帝便大着胆子把诛灭窦氏、夺回大权的想法告诉了郑众,没想到一拍即合,郑众还献上了锦囊妙计。

第一步,窦宪毕竟是皇帝名义上的舅舅,汉和帝想着要谨慎一些,便让郑众搜集皇帝诛杀舅父的先例,以求在法理、伦理上都能找到依据。

第二步,窦宪出征在外,为防止他兴兵作乱,汉和帝下诏,召窦宪回京辅政。窦宪听后,喜出望外,毫不怀疑,撇下大军,带着少量近身兵将马不停蹄地启程回京。回来时,天色已晚,汉和帝下旨,说他旅途劳顿,休息一晚,明日再觐见。

第三步,决战当晚,紧锣密鼓。郑众领皇帝命,由司徒丁鸿率领部将封闭城门,派兵把守城中各主要路口;派宫中禁军,立即捉拿窦氏党羽爪牙,重要人员即刻处死;封锁窦太后寝宫。

第四步,派人收缴窦宪大将军印信,勒令窦宪和诸兄弟,立即前往封地,不得回京。

窦宪见太后被禁,党羽已灭,知道大势已去,不得不奉命,离开京师。为了照顾窦太后的面子,汉和帝没有在京师斩杀窦家兄弟,确认他们回到封地后,才派人逼令他们自杀。

自此,窦氏外戚势力被连根拔除,汉和帝亲政掌权,时年14岁。窦太后和窦宪,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会栽在小皇帝和一个宦官手上。

加官进爵,宦官用权

诛灭窦氏,郑众自然是第一功臣。汉和帝升郑众为大长秋,一个皇家园林管理员一跃成为总管宫中事务的宦官头子。汉和帝很信任他,常常与他商议讨论国家大事。在郑众的辅佐下,亲政掌权只有13年的汉和帝,开创了“永元之隆”。后来,郑众还被封为鄛乡侯,食邑一千五百户。

郑众其人谦逊,没有因为皇帝的宠信,骄横跋扈,每遇赏赐,总是推辞不受。汉和帝一朝,宦官势力没有因为郑众的得势,而成为左右朝政的力量。但是,汉和帝重用宦官之举,却种下了宦官用权的祸端,郑众也由此成为“东汉宦官用权第一人”。原因在于:

第一,汉和帝违背了先祖光武帝的初衷,对于宦官得势没有警醒;

第二,汉和帝与宦官密谋诛灭外戚,后世之君纷纷效仿,宦官成了香饽饽;

第三,郑众参与军国大事,各项举措难免掺杂自己信任的宦官,致使宦官与朝臣勾连;

第四,郑众的个人素质并不能影响后世宦官,他用权,但不弄权,但继任者却多弄权之辈。

汉和帝英年早逝,死时只有27岁,倘使再给他10年时间,想必会对宦官势力有所警觉,外戚、宦官此消彼长的格局也许会消除。

但是,历史没有假设。汉和帝驾崩后,皇后邓绥不知出于什么考虑,认为长子刘胜有怪病,不能继位,竟然立刚出生百天的刘隆继位,是为汉殇帝,220天后,年仅一岁的小皇帝去世,成为中国历史上即位年龄最小、寿命最短的皇帝。

此后的东汉,各姓外戚依次登场,宦官弄权愈演愈烈。

(本文为侃爷说书之《宦官列传》第五篇)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江苏资讯网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参考交流,如有侵犯版权,请联系我们!

为您推荐

© 2015 - 2024 江苏资讯网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1519329887@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