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历史 >

范蠡的人生智慧:年轻时看远,中年时看透,老年时看淡

辗转一生,一湖,一舟,二人,而已。“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这是李白为范蠡写的两句诗。在李白心中,范蠡是高不可攀的偶像

辗转一生,一湖,一舟,二人,而已。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这是李白为范蠡写的两句诗。

在李白心中,范蠡是高不可攀的偶像,也是终其一生想要变成的模样。

他在官场,可以扭转乾坤,挽一个国家狂澜于既倒。

他在情场,赢得了当时绝代佳人的芳心,与之偕老。

他在商场,三次成为首富,被后世尊为商圣、财神。

史书评价范蠡,是华夏五千年以来绝无仅有的完人。

而他的一生,可用三句话概括:年轻时看远,中年时看透,老年时看淡。

01

范蠡出生于楚国宛地的底层,宛地虽然偏远贫穷,却没能限制这位天纵之才的成长。

年少时的范蠡便因博学多才而声名远播,20岁时就受到了时任宛令文种的拜访。

然而,“橘生淮北则为枳”,你有惊世才华,生错了地方也白搭。

当时的楚国政局黑暗,出了一位奇葩的楚平王,前半场娶了本该成为自己儿媳的秦女,后半场又乱杀有才能的大臣,逼走了伍子胥。

最可笑的是按照当时的制度,像范蠡这样非贵族出生的人,这辈子都别想当官。

想了想这滑稽的制度,又想了想楚平王那德行,范蠡顿觉这地方实在是待不下去了。

敢问路在何方,路在东方。

当范蠡在东方的越国遇到了勾践,就像是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两个同样怀有宏图大志的年轻人一拍即合,惺惺相惜。

年轻时天空可能很低,低到让你无法伸展翅膀。而你可以把目光投向远方,去寻找一片能让你展翅高飞的天地。

范蠡滔滔不绝地讲述着治国治军之道,勾践听得两眼放光。一拍大腿,就是你了,你就是那个可以让我扭转乾坤的人。

而范蠡对自己、对事物的认识却要更清晰深刻,他知道自己有很多不足,单靠自己是很难助越王成就霸业的。

这时,他想到了远在故乡的文种。

“老哥啊!你在那穷乡僻壤最多也只能当个令尹吧!来这儿,你可以当丞相。”

文种一听,也是,在这儿的确是不可能熬出头的,于是辞职信都没有写,便跑到越国。

年轻时看远,不仅要看到广阔的前景,还要看到自身的不足,看到朋友身上的优点,以补自己的阙漏。

02

在范蠡的那个时代,有一种智慧叫做“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

换作今天的话说,你一定要明白,找到一个好的平台,跟对一个老板,往往比你的才华和勤奋,更加重要。

而你更加要明白,你认定一个平台,不是这个平台适应你,而是你能适应这个平台。

范蠡在越国这个平台上,遇到了一个欣赏他的老板勾践,但是勾践一开始,也并不是对他言听计从。

当时的政治背景,是吴王夫差的父亲阖闾,被越王勾践的父亲允常杀死。吴国日夜练兵,枕戈待旦,只为向越国复仇。

终于,勾践坐不住了。年轻气盛的他打算先发制人,重现父亲的辉煌。

而范蠡深知,越国根本没有准备好,此时与挟恨备战多年的吴国决战,越国必败。

范蠡苦苦劝谏:“上天要求我们盈满而不过分,气盛而不骄傲,辛劳而不自夸有功。”

但是这顿唠叨,哪能制止得了头脑发热的勾践。

于是,夫椒一战,越军大败,勾践领着五千兵马被围困在会稽山上。

这个时候,范蠡给勾践指了两条路:要么领着五千兵马负隅顽抗直至灰飞烟灭,要么放下架子委屈求和,哪怕是屈身为奴。

勾践选择了后者。只要活着,一切都还有机会。

勾践和妻子到吴国当奴仆时,本想带上文种,可是这时范蠡却抢着同行,不是做作,不是谄媚,而是现实的需求。

他说:“四封之内,百姓之事……蠡不如种也。四封之外,敌国之制,立断之事……种亦不如蠡也。”

前路屈辱的沉重与漫长,是他没有预料到的,但是面对这种屈辱的坚忍,却是他提前准备好的。

范蠡,熬不过去就是永久的沉沦,熬过去就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年轻时看远,是料知理想的背后必然是泥泞,是身赴泥泞之中时又能谋划着理想。

03

在逆境中,有的人昂首挺胸直面挑战,有的人则把头低到了尘埃里。

但在能力不够时,昂首的只会碰得头破血流,而低头的反而很好地保护了自己。

范蠡陪着勾践,这一低头,就到了人生的不惑之年。

无论是归国前还是归国后,范蠡都在手把手地在教勾践如何去装孙子。

同样不论是归国前还是归国后,范蠡都一直在为越国做迎头反击的准备。

用奇珍异宝和美人西施渐渐腐化夫差,同时积极发展农桑,整顿军备。

在国内建一精悍小城,在吴越边境建一破败大城,小城用以练兵,大城用以迷惑吴国。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中年时看透,看透的应该是时机。

终于,时机来了。

公元前482年,在吴国北上与齐晋争霸被打得七零八落后,越国的朝堂正在交头接耳地商量着一件大事。

此时,22年坚忍背后的千言万语只汇成了一句话:“干他丫的!”

三千越甲势同群虎下山,奔流而下,吴国王畿在顷刻间土崩瓦解。

吴王夫差一如当年的越王勾践,乞求和谈。

愿效法当年勾践,入越为奴,只求保得宗庙周全。

而此时勾践也一如当年夫差动了恻隐之心。

范蠡见状上前对勾践一番耳语:大王难道想让这世上再出现第二个勾践?

勾践细思后,一阵后怕,收起了对吴王的悲悯。

中年时看透,看透的是时势,在成与败之间一击即中,出手果断,态度坚决,不给自己后悔的机会。

04

公元前473年,太湖之畔灯火璀璨,酒香肉香四溢,丝竹管弦之声不绝于耳。

越王勾践在这里大摆庆功宴,当提到首功当属范蠡时,却发现这第一功臣竟不在场,人们四处寻找却始终毫无踪影。

太湖湖心,一叶扁舟在夜色中缓缓摇曳。舟中载有两个人,一个是范蠡,另一个是西施。

在范蠡背后的烟火中,是他花了大半生建立起的不世功业。而他身旁的,是这一生最挚爱的女人。

伴着远方若隐若现的歌舞声,二人悠扬远去,消失于昏暗而又微茫的沧波之中。

这世上再也没有范蠡这个人了。

范蠡走的时候,给朋友文种留了一封信: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

读完信后,文种惶惶不可终日,他称病不上朝,可最终还是因谗言被越王赏赐了一把宝剑。他用这把剑自杀了,与当年伍子胥的结局如出一辙。

历史总在用相似的故事告诉我们,这世上最难读懂的是人心,可偏偏这世上最需要读懂的也是人心。

人到中年,便要看透人心的变化,可借势扶摇而上,亦可避锋明哲保身,在这一进一退中把握人生的张力与尺度。

05

多少年后,在宋国陶丘出现了一位叫鸱夷子皮的六旬老人。

人们只知道他从太湖方向而来,以及他有一位美貌的妻子。

鸱夷子皮是一个狂人,他有着满腹经纶,想想人生已经进入了下半场,得找个有意义的事打发打发无聊的日子。

那就先定个小目标,先挣他个一亿玩玩吧。

凭借着宋国通彻东西南北的地理优势,以及一系列令人称奇的商业操作,鸱夷子皮的这个小目标很快就实现了,他也自称为“陶朱公”。

挣的钱是十辈子也花不完的,可是生活又变得无趣了。

那就把钱全部裸捐出去,从头再玩一次吧。

如此反复,三成巨富,三散家财。

年老时看淡,万丈豪情早已逝去,功名利禄也如过眼云烟,这世上可以用物质衡量的东西,都成了身外之物。

而有些无形的东西才是真正值得珍视的,或关于善良,或关于真情。

西湖之畔,碧水如画,湖中心的小舟如一朵闲云般随着轻微的风波悠哉徘徊。

一位耄耋老人坐在舟上吹出清悠笛声,身旁依靠的是他两鬓斑白的老伴。

辗转一生,老人的心如这西湖水般澄澈。

辗转一生,一湖,一舟,二人,而已。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江苏资讯网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参考交流,如有侵犯版权,请联系我们!

为您推荐

© 2015 - 2024 江苏资讯网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1519329887@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