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历史 >

太后苦苦教导亲族,避免他们成为祸害,却没有避免他们的悲惨命运

我们知道,东汉中后期的皇帝,很多都比较年幼,因此太后们便掌握了大权,代为处理朝政。太后只是决策者,执行还是要靠官员,她们

我们知道,东汉中后期的皇帝,很多都比较年幼,因此太后们便掌握了大权,代为处理朝政。太后只是决策者,执行还是要靠官员,她们当然选择自己信任和亲近的亲族。因此,东汉时期的外戚,都非常有权势,这个势头从光武帝时期开始,一直持续到汉献帝。

作为外戚来说,他们轻而易举就获得了重要的权力,再加上有太后的撑腰,胡作非为是家常便饭。更有甚至,如同西汉的王莽,后来的跋扈将军梁翼,藐视皇权,自然与皇帝与其它大臣形成了对立。两汉一直没有能够找到好的办法解决这个问题,这也是汉朝覆灭的重要原因之一。

然而,凡事也有例外,有个外戚家族,其实还是很不错的。他们并不作奸犯科,也不嚣张跋扈,始终低调隐忍。即便这样,还是被皇帝视为心腹大患而铲除。为此,连朝廷的官员,天下的百姓,都为他们鸣冤。

这个外戚家族,就是汉和帝第二任皇后邓绥的母家。其实这个家族,原本就是显赫一时。邓绥的祖父,是东汉开国功臣、云台二十八将之首的邓禹,曾经向汉光武帝献出“图天下策”的重要纲领。等到邓绥成为皇后,邓家就更加荣耀了。

邓皇后没有未卜先知的能力,她不可能知道后来东汉帝国被外戚折磨得死去活来。但她熟读史书,对于之前历史是非常精通。从诸吕之乱,到王莽篡汉,从霍光到窦宪,外戚是如何成为帝国的心腹之患,又是如何为非作歹,并且最终灰飞烟灭,这都是历历在目的。

因此,在当皇后的时候,她一直恳求汉和帝不要给自己的兄弟加封太多。所以,在汉和帝时期,她的哥哥邓骘始终不过是一名虎贲中郎将而已。我相信,这不是完全是邓皇后的谦虚和惺惺作态,她一定是从史书上看到过外戚有多么兴盛,就有多么破落,兴盛快,衰亡也快。

等到汉和帝驾崩之后,东汉朝廷的局面一时非常混乱。因为邓太后也没有生子,汉和帝养在民间的刘隆仓促继位。刘隆只是出生百天的婴儿,活到一岁就夭折。因此,邓太后与自己哥哥商量,迎立了清河孝王刘庆的儿子刘祜为帝,即汉安帝。

汉安帝继位的时候,也才13岁,因此还是由邓太后代他管理国家。这个时候,就回到了本文开篇所说的局面。国家太大,太后一人无法治理,她只能选择相信自己的亲族们,给他们一定的权力,让他们帮助皇族。

任用外戚,是迫不得已,邓太后也深知这是一把双刃剑,用得不好将会向当年的王政君一样,眼睁睁看着侄儿王莽篡夺汉家天下。因此,她时时刻刻敲打自己的亲族,不让他们为非作歹,更不能生出叛逆之心。

比如说,邓太后最重用的是自己的哥哥邓骘,让他以车骑将军、仪同三司掌控朝政。这样显赫的位置,巴结之人肯定不少,但因为邓太后的教导,邓骘从来不敢乱来。邓骘不敢,他的儿子邓凤却胆大妄为,收受了别人的贿赂。此事败露后,邓骘深感辜负了太后,和妻子一起剃光头发请罪。

可能很多人认为这个处罚很轻,是表面文章。但其实古代人对于身体发肤看得很重,曹操割掉自己的胡须,就代替自己偿命,邓骘身为权力最大的官员,却剃了个光头,在当时来看已经是极大的羞辱了。

而且,邓骘与霍光、窦宪、梁翼等等外戚不同的是,他极为谦虚恭敬,也很优待士人,名臣杨震就曾经受到他的征辟。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以邓骘为首的邓家,是东汉朝少见安分守己的外戚。所以,清朝人焦秉贞在构思《历朝贤后故事图》中,就将邓绥的戒饬宗族图作为第四幅。

可是,世事难料,作恶多端的外戚,遭到了天理循环的报应。邓家这样的好外戚,没想到也没有好下场。邓太后去世后,曾经受到惩罚的官员,立即诬陷邓骘。汉安帝立即将邓骘降为罗侯,遣送回封地。邓氏家族其它成员,相继被贬为庶人,前前后后有几十人之多。

邓骘与儿子邓凤回到家中,气不过这种变故,绝食而死表示抗议。此后又有几位邓氏外戚自杀,朝野一片哗然。其中大司农朱宠脱光上衣,抬着棺材入朝向汉安帝说理,为邓骘鸣冤。百姓也在民间响应,此起彼伏一片哀痛声。

有的史书记载汉安帝是被小人蒙蔽,其实小珏认为,自始至终都是汉安帝一个人的主意。他13岁登基,等到26岁时,邓太后死了才拿回大权,做了13年的傀儡皇帝。邓太后一直不肯将权力给他,这也让他心怀怨恨。如果邓骘不除,仍然担任原来的官职,那他岂不是要一辈子要活在邓家人的阴影之中?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江苏资讯网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参考交流,如有侵犯版权,请联系我们!

为您推荐

© 2015 - 2024 江苏资讯网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1519329887@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