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历史 >

中国最伟大的古建筑群,故宫消防有“妙招”,闪耀着古人的智慧

博物馆,是典藏、陈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实物的场所,是人类宝贵的历史印记和文化传承。在去年,巴西国家博物馆被一

博物馆,是典藏、陈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实物的场所,是人类宝贵的历史印记和文化传承。在去年,巴西国家博物馆被一场大火烧毁,令人悲伤的消息震惊世界。那里曾经是葡萄牙王室和巴西王室的皇宫,博物馆超过2000万件无价之宝在火灾过后仅有10%得以幸存,叫人痛心不已。虽火灾的原因仍不得而知,但博物馆中缺少喷水灭火系统绝对是导致火势无法控制的主要原因,据巴西当地消防部门称, 博物馆消防设施形同虚设,消防员不得不从附近的湖泊中取水。

虽然我们不想从这次灾难中去印证“远水救不了近火”的道理,但我们应该深刻反思以采取防范措施。我国的故宫博物院 ,也是昔日的王室宫殿 ,在过去600年中也曾经历过多次火灾,然而这座世界上最大的木结构建筑却奇迹般地完好无损,这不得不归功于古人发明的防火术,至今仍有效地保护着故宫博物院 ,不禁让人佩服古人的智慧。

第一:避雷有方。 紫禁城 建成于明朝(1420年),在完工第二年就遭雷击,导致三座宫殿被大火烧成灰烬,包括太和殿的前身。自那以后,宫中几乎每年都会发生火灾,其中原因多是雷击失火。针对这个问题,从明朝起,宫中就安装了避雷设施,在每座宫殿的屋脊两端,都有一个仰起的龙头,向天空吐出曲折的舌头,而这些舌头使用金属制成,有一根铁丝直通地下,这就是古人发明的抗雷击设备,被称为“金鸱”。

第二:加强人员管理防范。除了雷击失火之外,人为的疏忽也是宫中失火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其是冬天生火和燃放烟花时极易引起火灾。尽管清朝占据紫禁城的时间比明朝要长,但清朝的失火次数明显少得多,因 清朝皇帝懂得吸取前朝教训,例如康熙皇帝统治的61年期间宫中仅发生过一次火灾,这跟他完善各种防火制度、加强宫中上下人员的防火意识不无关系,他甚至还指定专门的防火太监,每日在宫中巡查火事。

第三:灭火神器。 紫禁城内几乎所有建筑物附近都放置一个水缸,宫中共有308个大大小小的水缸,每个大缸可容纳近3000升水,就像一个小型水库,被称为“门海”,顾名思义,是期望宫殿门前就是大海,以水克火,大缸由外务府统一管理,天天派杂役从井内取水,一担一担地把缸打满,还要保证水质洁净,绝对是古代的防火神器。

第四: 千人消防队 。清朝宫中的防火事宜交由火班负责,火班又称防范火班或激桶处,人数最多时达1000多人,可以说是我国有史料记载的第一支消防队。他们用来灭火的一种名为“激桶”的设备,由两根铜管套在一起,里面有活塞装置,使用时把激桶放在水桶里,把水抽上来,再用力下压,将水从另一端喷射出去,达到灭火的目的。 清朝雍正年间 曾有高丽国世界前来求购激桶,这成为了我国走出国门最早的救火设备。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江苏资讯网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参考交流,如有侵犯版权,请联系我们!

为您推荐

© 2015 - 2024 江苏资讯网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1519329887@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