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最早叫纸鸢,是由古代劳动人民发明于中国东周春秋时期的产物,至今已2000多年。
据明代王三聘所著的《古今事物考》所记载:“汉高祖之征陈稀也,韩信谋从中起,故作纸鸢放之,以量未央宫远近,欲穿地隧入宫中,今谓之风筝。”这段话所记载的是发生在公元前190年时楚汉相争的故事。当时,汉将韩信攻打未央宫,利用风筝测量未央宫下面的地道的距离。而垓下之战,项羽的军队被刘邦的军队围困,韩信派人用牛皮作风筝,上敷竹笛,迎风作响(一说张良用风筝系人吹箫)汉军配合笛声,唱起楚歌,涣散了楚军士气,也就是成语“四面楚歌”的故事。
《韩非子》载:“墨子为木鸢,三年而成,蜚(飞)一日而败。”公输般对此制作前进了一步,他“削竹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墨子·鲁问篇》)大概当时所做的风筝就是以竹片为骨架,粘以薄绢而成的,故能飞上三日而不下。
到了南北朝时,纸鸢又成了可以乘人的工具,类似今天的滑翔机了。据《北史·彭城王勰传》(附拓拔韶)载:“世哲从弟黄头,使与诸囚自金凤台各乘纸鸱以飞,黄头独能至紫陌乃坠。”纸鸱即纸鸢,可知此时它已成为运输工具了。同时,据史料载,当时的纸鸢也作传递信息之用。侯景之乱时,梁武帝被困台城,“台城与援军信命久绝,有羊车儿献策,作纸鸱系以长绳,写敕于内,放以从风,冀达众军”(《资治通鉴》)。
从隋唐开始,由于造纸业的发达,民间已经开始用纸来裱糊风筝了,风筝了也已成了供人们娱乐的玩具。唐代的很多诗词都有关于风筝的记载,诸如唐代杨誉的《纸鸢赋》,还有赵昕的《息灯鹞文》,从这些诗文中可以说明如下几个问题:
一、风筝的形状已多样化,有鸢、鹞、雁、鸾、凤、鹤、鸱等形状。当然,这时的制作工艺还只停留在禽鸟的形象上。
二、风筝的构造日趋复杂化。或绘上与物本身相符的各种颜色,使之绚丽多采而逼真,甚至配以华丽的灯笼而夜放,有如群星闪烁,特别助人兴致。
这时的风筝虽然多种多样,但是主要都是用于娱乐的。当然,它也继承了前代利用来作为军事情报的传递工具。
据《全唐诗》记载:高骈镇蜀之日,以南诏侵暴,筑罗城四十里。朝廷虽加恩赏,亦疑其固护。一日,朝廷闻空中奏乐声响,猜知骈已调防。随即见一风筝坠下,有高骈题诗一首在其上。诗曰:“夜静弦声响碧空,宫商信任往来风。依稀似曲才堪听,又被移将别调中。”旬日报到,果然高骈已移镇诸宫,履险如夷。在《唐书·田悦传》中,也亦有类似用风筝传递情报的事件。
隋唐之后,到了五代时,后唐李邺在宫中放纸鸢为戏,又在纸鸢上系以竹笛。风吹笛响,声彻九霄,又是别一番情趣了。
至于有关风筝之题咏,在唐代时,大抵停留在描状阶段;至宋以后,诗人便进一步托物寄兴,寓意良深了,也的确产生了不少优秀诗篇。
如:寇准《纸鸢》诗云:“碧落秋方静,腾空力尚微。清风如可托,终共白云飞。”表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精神;王令《纸鸢》诗云:“扶摇不起沧溟远,笑杀鹏抟似尔难。”表现了诗人郁郁不得志的思想;宋伯仁《纸鹞》诗云:“惟惭尺五天将近,犹在儿童掌握中。”表现了诗人受牵制羁束的苦衷;
明代文人徐渭则一写就是十首,题为《风鸢图》,其中有不少耐人寻味的佳句。如“消得春风多少力,带将儿女上青天”,“春风自古无凭据,"一任骑牛弄笛儿”,“自古有风休尽使,竹腔麻缕不堪吹”,“看鹞观灯都好景,正难高处去抬头”。凡此种种,弦外之音,正得力于风筝之助。
至清代,放风筝已成为民间经常进行的文娱活动之一。每逢春秋佳日,无论男女老幼,总是在空旷场所,互相争妍斗巧,进行比赛。此时制作也更精致了,《红楼梦》作者曹雪芹对风筝制作便特别有研究,他把经验总结在《南鹞北鸢考工记》一书中。
此书记载了几十种有关风筝的扎、糊、绘、放工艺。每种风筝均绘有彩图,还配有两首歌诀,一首讲扎法,一首讲画法。这给后代制作风筝者以良好的启迪。这时风筝的形状也增多了,不仅是取形于禽鸟,举凡鸟兽虫鱼,无所不包。
小说《红楼梦》第七十回,“放风筝”情节中所涉及的风筝品种便有蝴蝶、蝙蝠、凤凰、大鱼、螃蟹、沙雁等等,甚至还有美人儿的。
风筝除可作娱乐玩具,传递信息的工具等外,还能派上许多奇特的用场。
据宋李石的《续博物志》记载:“今之纸鸢引丝而上,令儿童张口望视,以泄内热。”这是说它所起的医疗作用。
公元1600年,东方的风筝(菱形)传到了欧洲。
18世纪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挂一铁质钥匙于风筝上,趁雷雨天放出,引来雷电,借以证明了雷电也同摩擦生电一样,是一种放电现象。1901年,意大利科学家马可尼试验从英格兰向间纽芬兰拍发无线电报,不料风暴刮断了天线,马可尼情急智生,即速放风筝于上空以代之,于是横跨大西洋的无线电报的拍发,首次告捷。这两个例子,共同说明了风筝所起的科学实验作用。
到了如今,放风筝依然盛行于我国各地,还会有一些专门的风筝会展等活动,在继承传统风筝工艺的同时,增加了许多特色,使得传统风筝文化更好的流传于发展。现在人们还可以利用它来研究大气、预报天气、探索空间,风筝所起的作用正方兴未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