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文成县文明办及南田镇政府的邀请,“同晖学社”数位诗人到刘基故里采风,我刚入社不久,也滥竽充数。我们去了刘基庙、刘基墓、武阳山庄、伯温公园。南田镇本属青田县,民国35年(1946年)12月置县时划入,由瑞安、泰顺、青田三县边区析置,以明开国功臣刘基(字伯温)谥号“文成”作为县名。《青田县志》载:“南田山”在县南一百五十里,万山之巅,独开平址数十里,号南田福地。《南田山志》亦载:兹山在县南万峰之巅,为峻极而绝尘之上,乃有沃壤百里,平畴千顷,赐名南田。南田是天下七十二福地的第六福地,是刘基的出生地与终寝地,海拨655米,四周围山,虽在万峰之上,却地平土沃,宜于养人。车出县城,山陡路弯,入南田境,山势趋缓,谷若平岗,田畴渐多。
刘基庙位于文成县南田镇华盖山东南麓,坐北朝南,明天顺元年,刘基六世孙奏请立诚意伯祠,天顺三年建成。建筑宏伟壮观,为皇帝敕建的家庙,四进七间回廊,庙分“王佐”、“帝师”两木枋、头门、仪门、正厅、追远祠。庙中的大梁巨柱上悬有历代名流题书的巨匾和楹联,明正德皇帝联:“占事考详,明有徵验,开国文臣第一;运筹画计,动中机宜,渡江策士无双”,这是很高的评价。
作为朱元璋的首席谋士,刘基的功劳很大,朱元璋也称他为“吾之子房也”,并以老先生称之,但刘基做的官并不是很大,仅二品御史中丞,是御史大夫汤和的下属,爵位也不高,仅封伯爵,而且还是所有伯爵里食禄最低的一个,这与他的功劳很不相符,帝师、王佐、太师、文成公的称号,都是他死后一百三十多年后的明朝皇帝封的。蔡元培先生的撰评更高:“时势造英雄,帷幄奇谋,功冠有明一代;庙堂馨俎豆,枌榆故里,群瞻遗像千秋。”我也撰了一联:“辞官归故里,文成立言传百代;出山谋天下,建业修德颂千载。” 联中“文成”即指刘基宏著传世,也指刘基在故里文成南田著书《郁离子》等流传于世,建业即指刘基建功立业,为大明立下不世之功,也指刘基在南京(南京三国时称建业)做官,为官清廉,刚直不阿,气节高尚。
有关刘基的故事,民间流传很多,说刘伯温能掐会算,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晓人和,能算身后三百年事,与姜子牙、诸葛亮齐名,民间道: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天下刘伯温。说得比诸葛亮还神。作为军事谋略家,刘基确实比诸葛亮厉害,他五十岁出山,到六十岁时即帮朱元璋以弱胜强,平定统一天下,其功高旷古。除军事谋略外,刘基为政濂洁,为人刚直不阿,为后世所称道,在文学上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其文章、诗、词均达到有明一代最高水淮,后人根据刘基的这些成就,称他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杇伟人,古之伟人做到其中一点就很不容易,做到三点者更少之又少,有明一代,也仅少数几人,除刘基外,另外一人尚可比肩,那就是王阳明。
南田的古屋不少,虽破旧,但依稀还可以看出当年富裕与繁华,这里的古木很多,古屋古木古村落,透出古镇的深幽。我们在南田镇上住了一夜,走遍了古镇附近的村村院院。第二天去武阳山庄与位于西陵村夏山的刘基墓。刘基墓很简单,土茔为墓,荒草没坟,墓前有一石碑,上刻“明敕开国太师刘文成公墓”,问陪同人,为何不除去荒草,答:刘基庙墓都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动这里一草一木,都要报文物管理局批准,他们一般会在太公公祭日时除去荒草。《 明史-刘基传》:“明洪武八年三月,明太祖制文遣使护归故里。抵家疾笃,四月十六日薨。六月,由其子刘琏、刘璟葬于夏山之原”。对于刘基之死,野史民间说法亦多,有死于胡惟庸下毒说,也有死于朱元璋下毒说,民间的说法就更离奇了,更有甚者说刘伯温乃天上文曲星下凡,羽化成仙去了。辛亥三杰之一章太炎先生很推崇刘基,他为《诚意伯集》作序,表示死后愿葬刘基墓旁,与刘基为邻,并寻得墓地,后因各种原因,终没遂愿,最终葬在西子湖畔张苍水墓旁,与大 明的另一位英雄为邻。
同行都是诗文高手,当场或回来后写了很多诗词,我学诗不久,也写了几篇,只有一首《谒刘基墓》入选,诗曰:“坟碑没荒草,功迹在人间。借问后来者,谁人堪比肩。”
文:温州旅游体验师郑明晓,字愚之,号云溪山人,喜欢山水与旅行,自云“心与山俱寂,鸟与林同欢。人生本平淡,流水自涓涓。”
图:胡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