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周时期,戈是常见的武器。所谓常见的意思就是到处都是,军队里大量装备,日常生活中也很常见。除了上阵杀敌之外,需要处理个俘虏或者罪犯的时候,戈也会被拿来当刑具。贵族老爷们为了防身,也会在屋子里放一把戈。前627年,晋襄公率军在崤地和秦国作战。春秋时期军队的主力就是贵族战士,从指挥官到主力车兵都是或大或小的贵族,国君作为贵族头子,打仗时候就得身先士卒,要不下边的人不服你。
▲大都会青铜戈
因此晋襄公作为晋军总司令,也是要亲自上去砍人的。既然是战争就会有斩获,征战中,晋襄公擒获了一名秦国士兵。春秋时期也没有什么国际法,大概是嫌俘虏碍事,晋襄公就准备把俘虏宰了然后继续作战。当然,这种低等的活让国君亲自干是不合适的,晋襄公把这个任务交给了自己的车右莱驹。
▲商代玉援曲內镶嵌绿松石兽面纹戈
春秋时期的作战方式以车战为主,一辆战车上有三个人,一个是御手,负责驾驭战马,相当于战车司机;一个是弓箭手,负责火力输出,是战车的主要作战力量;一个手持长矛或者戈戟,负责近战。这个负责近战的人在车上的位置靠右,因此被称为车右。
▲虎纹中胡铜戈
莱驹拿起戈去杀俘虏,俘虏可能是不甘就死(换谁也不想死啊),就嗷的大叫了一声。莱驹可能是因为身处战场本来就精神紧张,吓了一跳,戈也掉在了地上。这时候,一个叫狼瞫(跟清朝某将领同名)的人捡起戈杀死了战俘,然后夹着莱驹追上晋襄公。晋襄公赏识狼瞫的勇武,当场任命狼瞫为车右。从这个记录来看,狼瞫应该是一名身材高大的大力士,否则夹着人跑这个动作就不好做出来。至于狼瞫被任命为车右之后,莱驹干嘛去了,这我可就不知道了。关键是狼瞫到底怎么用戈杀掉的那个倒霉的俘虏?
▲西周青铜戈
由于戈在战国晚期已经逐渐退出战场,因此现代关于戈的使用方法都是推测。推测就是猜,当然你也不能瞎猜。猜的时候要根据戈的特征,再结合当时的战场状况,两者加一起,就能猜个七七八八了。一般认为,戈的使用方法有三种:啄击、勾割、摏击。
啄击是戈的传统用法,士兵拿起戈照着人抡就是了,主要靠戈的尖锋去伤人。由于戈援细长,因此这种招数看起来就像鸟类使用长喙去啄食一样。啄击的招数与斧子的使用方法类似,因此有人据此认为戈是由斧子演化而来的。勾割属于戈进化出胡之后产生的用法,使用者拿戈去勾敌人,勾中了就往回拉,用戈的下刃和胡去伤人。这种方法与镰刀割草的方法差不多,区别就在于镰刀割的是草,戈割的是脑袋(或四肢),后世的其他勾兵,如钩镰枪之类,也多是使用类似的招数。
▲徐州博物馆西汉戈
摏击时,使用者手持戈向前推,用戈的上刃伤人。这种方法由于不便发力,因此杀伤力有限,可能属于辅助用法。文公十一年,晋国与狄人作战,抓到了一个名叫侨如的俘虏。由于侨如的身材很高,晋将富父终甥在杀死他的时候,选择的手段便是用戈摏击他的咽喉。另外有人认为,戈还有劈砍的招数。劈砍时,使用者挥舞戈柲,用下刃和胡去砍对方,昌平白浮出土过一具斜刃戈,造型跟大刀差不多,其设计思路可能是出于方便劈砍的考虑。
▲昌平白浮出土的戈
从戈的发展史来看,其造型的变化是朝着便于勾割的方向发展的。传统观念中,戈是车兵的主要武器。车战时,士兵会使用戈去攻击敌军战车上的士兵。但实际上,大部分戈的长度都比较短,你要用戈去攻击另外一辆战车上面的人,只怕是够不到的。
▲辽宁博物馆藏铜戈
▲大英博物馆商代青铜戈
根据所见资料,笔者认为,战车在行进时,车兵不会使用戈来攻击敌方同样处于行进状态的战车以及车上士兵,但是可以使用戈勾杀地面上的步兵。借助战车前进的势头,戈的勾割招数还是很有用的。
步战时,勾割的用处不大。由于勾割时需要先把戈头伸出去钩到目标,因此招数显得比较复杂。假定一名戈手使用这样的招数与矛手对战,那么在戈手钩到矛手脖颈的同时,矛手的矛已经刺入戈手胸膛。
▲商代虎首形曲内青铜戈
有人据此认为戈不适合步战。但实际上,戈是商周时期常见的步兵武器,古籍中有不少使用戈进行步战的例子。笔者认为,早期步兵在作战时主要使用啄击的招数,后期有胡戈出现后,可能劈砍也是步兵的常用招数。戈的演变过程也符合这种推论,以商朝为例,商代后期才出现战车,前期的军队都由步兵组成,因此早期的戈戈援平直无胡,几乎没有勾割功能,只能用来啄击。后来随着车战的普及,有胡戈才流行起来,戈援和戈柲的夹角也比过去大了不少。
▲左为倒钩枪头,右为钩镰枪(两个其实是一类的)
但勾割对于步兵也未必完全无用。虽然如上文所述,步兵在作战时,不宜把勾割的招数当做主要攻击手段,但士兵用戈去啄击敌人时,可以把勾割当成辅助的手段,在情况恰当的时候顺便勾割对方。由于戈能勾杀,因此被称为句(勾)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