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布:从重情重义的并州大将,到自私冷血的乱世枭雄
说起三国,大家一定都是耳熟能详,而说到其中武力最为高强的武将,大家也一定会异口同声地回答笔者两个字:吕布。不过大家都知道,在三国演义中,吕布并不能算是一个正面角色,很大程度上来讲,吕布的存在是为了衬托刘备关羽张飞三人的英勇和义气,比如大家了解甚为深厚的故事,三英战吕布。
虽然吕布的武艺高强,击杀了许多反董卓联合军的将领,但是最终还是被刘备关羽张飞三人合力击败,退回虎牢关。此外,吕布还被称作"三姓家奴",他在演义中,先追随丁原,认其为义父,而后杀死丁原,转投董卓,再次成了董卓的干儿子,最后杀死董卓逃离长安,换回了自己的本姓吕,成了一方割据诸侯,从三国演义诞生以来,吕布便饱受骂名,那么历史上真实的吕布到底是何面目呢?今天笔者带大家一起来探秘一番。
吕布,字奉先,是演义中的三国第一武将,除了上文提到的三姓家奴的蔑称以外,他还有个名讳叫"虎狼之徒",这也不是什么好称号,一看就是见利忘义的坏人,但其实在正史上,吕布一开始根本不能算是个坏人,虽然后期可能有一些"坏",但是这有一个过程,也有许多复杂的原因。
其实历史上真实的吕布并非我们想象中的恶徒形象,就算是在黑吕布黑的最狠的《三国演义》之中,也保留了某些关于吕布的真实记录,而通过这些吕布的所作所为我们同样可以重新认识一番飞将吕布。
比如,在小说之中,李傕郭汜二人在董卓被杀后重新攻占长安,这二人的主要目标除了占领长安以外,就是干掉王允和吕布,虽然不论是正史还是演义,王允都死在了这次变乱中,但是就算是在演义中,吕布对王允的态度都是值得称道的。
当时哪怕是在城池被攻陷的最后一刻,吕布依然带着王允一起逃离,而在此过程中,注意细节的朋友们可能会发现,吕布为了让王允和在自己一起走,甚至放弃了营救自己家眷的时间,可见吕布的忠义之心并不差。
而且,罗贯中笔下的此段情节也有据可考,那就是《后汉书》,而且在后汉书中也有明确记载,那就是王允和吕布两个人都来自并州,是名副其实的同乡关系,而且在正史中,王允和吕布是一起执行的"连环计",所以在三国演义之中被黑的最惨的吕布其实在这件事上是做的非常重情重义的,而且还能体现出他对同乡友谊的重视。
只是很可惜,吕布把王允当兄弟,但王允却不这么想。我们继续回到史书中来看一看,王允在《后汉书》中对于吕布的态度被作者如此记载,"王允,素轻布,以为剑客。"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可能现在看来,剑客这个词十分高雅,但是在汉朝,剑客是什么意思呢?这个词,专指那些武艺出众,勇猛过人,但是文化道德方面几乎为零的人群,说白了就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代名词。
所以王允能和吕布一起共事,原因很大程度上在于吕布能打,这身武艺对于王允而言很有利用价值。而且在三国志记载之中,王允在董卓手下时,董卓准备将王允封为"温侯",王允是什么人?是为了汉室能以死表忠心的人,所以他觉得董卓这番行为是对他的侮辱,代表着他曾经跟汉贼同流合污,所以在董卓死后,王允把持朝政的短暂时间内,王允就将这个封号转给了吕布,其中含义,无需多言,至少并非出于善意。
在现在看来,王允这种做法十分的为人所不齿,是小人行径,但其实,放到东汉末年的大时代里,王允的做法并非毫无原因。
在东汉末年,有众多的名门豪族,他们是承担社会责任的主流,最典型的人物就是四世三公的袁绍,而像吕布这种出身不佳却有着一身武艺的"剑客",自然会被名门望族所鄙视。而正史上,吕布不仅是武艺出众的武将,还是个文化人。
《三国志》中有记载,吕布曾经做过丁原的主簿,也就是常务副官类似于副县长的职务,大家可以想想,如果没文化,怎么能做的了这种职务呢?因此,在正史上的吕布是文武双全的,可惜出身平民阶层,自然会受社会环境的影响而被鄙视。
吕布逃离长安后,有过投奔袁术的想法,因为曾经董卓杀过袁术的叔叔,而吕布杀了董卓算是给袁术报仇,但是比起复仇的快意,袁术更看重出身——你吕布一个白丁小子,武艺好是好,但是到我手下我能让你干什么呢?这不是丢我脸么。所以袁术根本没接受吕布的投奔。
于是吕布又去找袁绍,袁绍是个有野心的人,正在招兵买马,吕布有用武之地,所以被袁绍派去进攻黑山贼,可是讨贼成功的吕布面对的却是袁绍的数十刀斧手,吕布损兵折将,从此断了对名门望族的念想。
名门不可靠,那就投奔同乡吧,前文提到吕布重视同乡情谊,所以这次,他找到了同乡张杨,两人都是并州集团的人,按理来说应该能合作愉快,可惜,张杨的脑子不怎么好使,居然差点被李傕郭汜忽悠上道杀了吕布,虽然吕布陈明利害救了自己一命,但是从此以后,吕布也对同乡断了念想,自己做了一方诸侯,直到兵败被杀,也算是快意人生。
因此,我们可以如此总结吕布,他本是个好人,重情重义,重视同乡,可是在各种利益的打击下,各种人等的陷害下,吕布的不得不成了一个极端自私,不相信他人的乱世枭雄,成了后世演义中的"三姓家奴"和"虎狼之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