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历史 >

同样都是专权的大夫,鲁国的“三桓”为什么没有取代国君?

周朝的礼乐制度在春秋时期逐步解体崩溃,从“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发展到“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再发展到“礼乐征伐自大夫出”。春秋

周朝的礼乐制度在春秋时期逐步解体崩溃,从“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发展到“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再发展到“礼乐征伐自大夫出”。春秋中后期,很多诸侯国君的实权都被本国的大夫架空。

比如晋国六卿、齐国田氏都是架空国君的专权大夫,导致“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但奇怪的是,鲁国的专权大夫“三桓(季氏、孟氏、叔氏)”却没有取代国君。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首先,鲁国在春秋是个尚可自保而无力扩张的二等诸侯,这也限制了“三桓”的发展空间。正因如此,“三桓”虽然架空国君、瓜分国政,但“三桓”的势力始终没有发展到取代国君的程度。

其次,在春秋后期到战国初期,鲁国国君多次尝试重新夺回国政大权,比如鲁昭公讨伐季氏、平定阳虎之乱、孔子堕三都等等。最终鲁穆公时期的“公仪休改革”获得成功,国君逐渐夺回实权。

最后,齐国在战国初期数次征伐鲁国,先后占领了孟氏的主城成邑和叔氏的主城郈邑。主城是大夫架空国君、控制国政的基础,失去主城的孟氏、叔氏自然大幅衰落,对鲁国国君再无威胁。

孟氏、叔氏衰落后,孤掌难鸣的季氏也在国君的打击下难以支撑,便以费、卞、东野三地自立为费国。季氏独立为费国后,“三桓”的势力在鲁国彻底消失,自然也无法取代鲁国国君了。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江苏资讯网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参考交流,如有侵犯版权,请联系我们!

为您推荐

© 2015 - 2024 江苏资讯网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1519329887@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