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旅游 >

人从众!网红城市凭啥成为热门“打卡地”?

原标题:人从众!网红城市凭啥成为热门“打卡地”?一个长假,游客总数7 82亿人次,同比增长7 81%;一个餐厅,一天取号

原标题:人从众!网红城市凭啥成为热门“打卡地”?

一个长假,游客总数7.82亿人次,同比增长7.81%;一个餐厅,一天取号可达万余桌;一个路口,警方拿出了“雨刷式”导流措施……2019年国庆期间,亮眼的数据和民众出游的火爆程度相互映衬,诸多网红城市更是成了朋友圈晒美食美景的重要“打卡地”。

密集的人流带火了旅游业的发展,也不禁令人思考,网红城市“红”的秘诀,究竟是什么?

“爆红”离不开传播

2018年初,短视频平台抖音上一则游客在西安喝“摔碗酒”的视频火遍了全网,这条仅仅十几秒的短视频,收获了大量的点赞与转发。西安这座城市在短时间内获得了巨大的关注。

借着社交媒体的东风,西安较早地开始在抖音等平台上进行本地特色的推广。至今,西安已有数十个政府机构或旅游相关单位开设了官方抖音号。

《2018抖音大数据报告》显示,成都、杭州、重庆、西安等城市相关短视频点赞量超十亿,北京更是以28.3亿的点赞量位居榜首。

天津大学建筑设计规划研究总院文旅中心总策划师徐凤文认为,网红城市的火爆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新媒体社交传播方式,大家对于网红场景参与和传播的需求,已经由原来传统的观赏城市景观转变为体验具体城市场景。

社交平台上所展示的,往往是经过创作者加工的二次场景,受众更易获得共鸣并引发实地体验的“冲动”。

有分析认为,异军突起的“网红城市打卡热”现象,与社会心理、生活态度、交通改善、互联网传播效应等密切相关。

借助互联网的传播效应,人们直奔心仪网红城市“打卡”。四通八达的高速铁路、民用航空、高速公路等现代交通运输方式,使“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不再是难事。可以说,媒体的传播与出行的便捷,共同为网红城市的火爆提供了现实基础。

“长红”离不开特色

臭豆腐,闻起来臭,吃起来香;小龙虾,看起来美,尝起来爽;盖码粉,端起来烫,嗍起来鲜……去长沙旅游的人,总会听到这些耳熟能详的“心得”。美食,是长沙这座网红城市不折不扣的标签之一。

2日,长沙网友朋友圈内流传的一张截图显示,因小龙虾等长沙名吃而火爆的超级文和友餐厅(海信广场店),出现了14000多的网约号。

文和友工作人员颜菁怡表示,国庆长假“文和友”二期扩建完工开门迎客,总面积达20000平方米的餐厅,在就餐高峰时仍然“位不应求”,网传图属实。

爆红需要引爆点,但城市长红必然与其自身固有的属性有关,无论是臭豆腐还是“摔碗酒”,其出现都远早于社交媒体的兴起。

城市名片的多样化展示,适时推陈出新才是网红城市经久不衰的持续动力。

一首《成都》令不少追求“文艺范”的年轻人对成都玉林路的小酒馆趋之若鹜。在将城市的“文艺气息”与特定文化记忆结合方面,成都便有独特的妙招。

今年国庆期间,成都轨道交通集团、四川省建川博物馆等单位共同策划了一座“流动博物馆”。主办方挑选了馆藏里1949年到2019年的300多张重要历史照片和文物复印件,把成都地铁七号线布置成了“时光长廊”,将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奋斗历程和老百姓衣食住行的变化逐年呈现。

天津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张宝义认为,网红城市概念背后是地方城市形象营销的觉醒,通过对城市内旅游、交通、文化等各类资源的系统整合,能够有效梳理城市品牌,借助互联网传播的支点,可以将更多的社会资源纳入城市发展的规划当中。

“久红”离不开管理

“什么网红地,体验真差!”引流对于地方旅游业固然是美事一桩,但如果管理能力跟不上,不论话题度多高的网红地也会迅速“跌落神坛”,这样的例子在过去屡见不鲜。

而在今年国庆期间,“魔都”上海则上演了一出网红景点教科书般的管理范例。10月2日18点50分,上海外滩滨水核心区瞬时客流达最高峰7.2万人,大外滩区域瞬时客流达22万人,超过此前瞬时客流18.6万人的历史纪录。

为确保行人安全,上海警方启用三角形环岛“雨刷式”导流措施,民警和安保人员在主要路口站成了三角形标兵线,将进入外滩和走出外滩的游客隔离,避免发生人流的对冲。而马路封闭后,通过这一三角形成导流,实现客流通行单循环,最大程度利用道路资源,也最大限度保障道路有序通行。

游客对网红景点的热情不仅考验着地方政府以及管理机构的突发情况处理能力,也对公共资源的“供给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近来,有网友发现扬州市委市政府大门口的告示牌上显示,政府大院在清明节、劳动节和国庆节三个法定节假日开放内部停车场,机关餐厅提供淮扬特色简餐,以解决游客出行的部分需求。

数据显示,在刚刚过去的七天国庆假期中,国内旅游收入达到6497.1亿元,同比增长8.47%。

“如果一过节,到处人挤人,吃不着东西、打不到的士、坐不上公交、看不见风景……那不应看作城市的光荣。”一位网红城市执法一线干部深有感触地说,“若出现这些现象,就是在提醒我们要千方百计增加公共投入、改善基础设施、提高应急能力、创新管理方式。”(记者苏晓洲 郭方达 卢宥伊)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江苏资讯网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参考交流,如有侵犯版权,请联系我们!

为您推荐

© 2015 - 2024 江苏资讯网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1519329887@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