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历史 >

学派战国——稷下学宫

战国之所以为战国,是因为有着不同的诸侯国,而这些诸侯国在挣脱了周王室的束缚之后彻底为了自己而活,你争我夺,你来我往,争地

战国之所以为战国,是因为有着不同的诸侯国,而这些诸侯国在挣脱了周王室的束缚之后彻底为了自己而活,你争我夺,你来我往,争地盘、争人才、争利益,只要是对自己好的就往自己的诸侯国揽。这也使得战国时期的诸侯国为了富强,无所不用其极,不论手段,只论结果,从而衍生出来了很多为了变强而设计的学术学派,战国时期的另外一个战国——学派战国!战国初年,法家学派盛极一时,因为商鞅在秦国的变法成功,但这并不意味着其他诸侯国都会用法家来进行改革。在东方的齐国,各种各样的流派汇聚在一起,谈天论地,争论不休,最为著名的学派战国组织就是稷下学宫。

春秋战国时期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中心其实有两个,一个是战国初年魏国的安邑,另外一个就是战国中期齐国的稷下学宫。

“孔子没,子夏居西河,教弟子三百人,为魏文侯师。”——《史记》

魏文侯时期,任用李悝进行变法,使得魏国迅速的成为当时的强国,而当时的安邑也成为诸侯世界的政治中心。然而,富强只能说明是物资丰富,却不能成为让世人尊敬的诸侯国,加上魏文侯时期吴起在河西之地占据了秦国的大片领土,为了教化尚处于落后阶段的秦人,同时也为了给魏国良好的大国形象加分,魏文侯请来了孔子的弟子子夏,居住在安邑的西边,西河之地,并拜子夏为师。这一动作导致的结果就是子夏一定居,天下的文人墨客都开始向魏国的安邑聚集,渐渐的就形成了安邑特有的文化:在安邑,可以谈天说地,什么主张都可以拿出来说,好的不好的,实用不实用的,谈论诸侯国,抨击时势等等,各家学说都能够在这里找到生长的土壤,也就形成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初期阶段。可惜的是,秦国崛起之后,魏国的战场也主要转移到东边,魏国迁都至梁城,安邑没落,盛极一时的百家文化顿时消散。

多年之后,第二个规模更为庞大、论战更为激烈的文化中心在齐国形成,这个文化中心不仅有多家学说在这里论战,还是由齐国的齐威王创立,存在时间也很长,大约一百五十年时间,一直到齐国被秦国所灭,才彻底消失,这就是稷下学宫。

稷下学宫是齐国的官办学府,各家各派在可以在这里存活,比如儒家、道家、法家、名家、兵家、农家、阴阳家等等,在这里都能够和谐相处。当然,所说的和谐相处是能够同时存在,平时这些各家各派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相互攻讦、争辩,然后又相互吸收,不断的壮大敦实自家学说。这些学派存在的同时,还设置了“学宫长”的位置,也就是后来的祭酒,在稷下学宫祭酒位置上最为知名的是荀子,担任了三届祭酒。稷下学宫在齐国很受欢迎,齐王也经常去听取意见,而且还对稷下学宫的文人学者礼遇有加,赐予俸禄,礼同大夫。由此战国时期的知名人物都到过稷下学宫,比如孟子、淳于髡、邹衍、田骈、慎到、申子、季真、接子、尹文子、田巴、鲁仲连、驺子、荀子等等,这就是另外一个战国——学派战国。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江苏资讯网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参考交流,如有侵犯版权,请联系我们!

为您推荐

© 2015 - 2024 江苏资讯网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1519329887@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