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看了豆瓣评分9.7历史神剧《走向共和》,不禁对李鸿章这个饱受争议的历史人物展开了新的思考。
李鸿章,晚清四大名臣之一。有人说他是苟且偷安的卖国贼,有人说他是想方设法拯救大清的实干家,我认为都不客观,对李鸿章的评价不能简单以忠奸来辩。为救大清,他办水师、兴洋务,在没落的封建大地主贵族阶级和新兴资产阶级的矛盾中苦苦调和,从“自强”到“求富”,“官督商办”无疑就是最好的证明。可历史上他签订的三十多条不平等条约,也确确实实是他政治生涯中抹不掉的黑点。可是反观曾、左、李、张四大名臣哪一个没有手段,可为什么偏偏是李鸿章代表大清签订这么多不平等条约呢?答案很简单,这事除了李鸿章,别人干不了。
在朝廷,李鸿章处事圆滑,虽与奕譞、张之洞、翁同龢等人过过节,确也能在其中混得游刃有余,其关键一点就是李鸿章深得慈禧太后重用。朝中修颐和园,办汉阳铁厂没有银子这些没人敢接的“烫手山芋”李鸿章来接。北洋水师内部空虚,面对敌国坚船利炮在自家门口挑事,没人敢顶,李鸿章来顶。大清战败,割地赔款已成定局,可没人愿意去签这背负这祖宗骂名的条约,自然也只有李鸿章去签。在外交这方面,没有人比李鸿章更懂得和洋人谈判,事实也是如此,李鸿章确实为大清争取了一部分利益,李鸿章因在日本遇刺,赔款因此事减少了一亿两。不得不说这样一个七旬老人,在陈师京城荷枪实弹的列强面前,在本就是战败国没有后盾为其撑腰的前提下,他毅然走向谈判桌,这本就是一件难能可贵,令人钦佩的事。
为撑起大清朝最后的一片天下 ,李鸿章可谓是殚精竭虑。古人云:知耻而后勇,在遭受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打击后,封建大地主阶级仿佛已经意识到自己国家和西方列强的差距在哪,于是开始兴起洋务运动,但洋务运动最需要的就是银子,而李鸿章也明白应当向西方学习,但不只是器物,更重要的是让百姓真正富强起来,国家才有能力与列强对抗,开办工厂,振兴商业是较为快捷的途径,但面对朝中顽固派的重重阻挠,不得不采用“官督商办”这样的形式进行妥协。在教育方面,区别于京师同文馆,李鸿章还开设了广方言馆,除了教学生他明白只有从根本上启发民智,才能真正赶上列强,可是好景不长,统治阶级认为这些不过是西方的“奇技淫巧”并没有得到认可,最终也不了了之。
李鸿章一心想为大清办实事,谋实利,确屡屡遭遇碰壁,以不得已而为之的手段解决,面对喜怒无常的上司,热衷内斗的同僚,腐败无能的下属以及张牙舞爪的外国侵略者。李鸿章要以一人之力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这属实不易。而在国家水深火热之时,这个古稀老人没有撂担子,而是一人苦苦支撑,有人说李鸿章是大清最后的“裱糊匠”。我则认为李鸿章是大清的舵手,他虽然有着高超的驾船技术,可奈何大清这艘航船已经千疮百孔,腐朽不堪,就是有再好的驾船技术的舵手也难以改变它沉没的命运。
大清朝的封建统治走到了尽头,必然会被其他政权所代替,而李鸿章作为封建大地主阶级的代表,从他的所做所为中不难看出他始终站在封建统治者的立场之上,而从这个角度去思考他签订割地赔款丧权辱国的条约来为统治者换取片刻的安宁,这种卖国行为虽不必洗白,也并非不可理解,但完全没有必要去人物脸谱化。没有李鸿章,大清会战败也是必然,而只不过条约上的名字不是他罢了。但有了李鸿章,不得不说他担当了大清最后的脊梁,为清政府扛住了内外压力,在当时看来,确确实实是一个有作为、有担当,值得尊敬的好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