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的三国战争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五十二回,发生在刘备夺取荆州四郡期间,相关人物分别为刘备、赵范、樊氏、陈应和鲍隆。故事的大意是这样的:
刘备亲自率部夺取零陵郡后,赵云主动请缨要求去征讨桂阳郡,张飞也表示自己愿意前往。两人争执不下,最终诸葛亮以抓阄的形式决定人选,赵云如愿前往。出兵前,赵云表示,自己只带三千兵马,若拿不下桂阳,甘愿按军令处罚。
得知赵云领兵来犯,桂阳太守赵范连忙与部下鲍隆和陈应商议对策。陈应坚持出兵抵抗,令原定想要投降的赵范无可奈何,只得答应让陈应率领三千人马出城与赵云展开较量。
在双方进行的交锋中,赵云与陈应进行单挑。仅仅四、五个回合之后,陈应只知不是赵云的对手,拍马而逃,被赵云生擒。此后,赵云将陈应释放。
陈应返回桂阳后,赵范决定投降,于是便打开城门,来到赵云的营寨献降。赵云待之以礼,并设下酒宴招待赵范。在酒席宴间,两人结为异姓兄弟。次日,赵范又邀请赵云进城。赵云命手下将士继续在城外驻扎,自己仅带着五十名骑兵进城。赵云进城后,赵范设宴招待赵云。赵范命自己的寡嫂樊氏为赵云倒酒,并提出要将樊氏许配给赵云为妻。赵云大怒,一拳打倒赵范,上马出城而去。
赵云离开后,赵范又找到鲍隆和陈应商议。鲍隆提出采用诈降之策迷惑赵云,借机除掉赵云,赵范一口应允。谁知赵范等人的计策被赵云识破。赵云将计就计,不但除掉了鲍隆和陈应,还顺利地再度进入桂阳城将赵范抓获。最终,刘备赦免了赵范的罪责,让其继续担任桂阳太守。
与真实的历史相对比,小说中描述的这次桂阳之战可谓有真有假。首先,赵云奉命收复桂阳是历史的真实。不过,小说中提到的所谓鲍隆和陈应负隅顽抗的故事情节却是小说作者的虚构。鲍隆和陈应这两个人物只不过是小说作者虚构出来的艺术形象,并非真实的历史人物。
小说中提到的桂阳之战后刘备依然让赵范继续担任桂阳太守的情节,则与历史记载完全不同。据《三国志•赵云传》注引《云别传》载:“(赵云)从平江南,以为偏将军,领桂阳太守,代赵范。”这一记载清楚地说明,赵范投降后,刘备免除了赵范太守之职,让赵云取而代之。
至于小说中提到的赵范有意将自己的寡嫂樊氏许配给赵云之事,则是真实的历史事件。据《三国志•赵云传》注引《云别传》称:“范寡嫂曰樊氏,有国色,范欲以配云。云辞曰:‘相与同姓,卿兄犹我兄。固辞不许。”
至于为何要谢绝这门亲事,赵云自己给出了两个理由。赵云认为,赵范是因为形势所迫而归顺刘备的,并非真心真意。况且天下女子众多,自己也没有非要娶樊氏的必要。最终,赵范潜逃而去,樊氏也从此下落不明。
介绍了桂阳郡之战的真伪,再来说说桂阳郡的沿革。桂阳这一地名的出现,由来已久。从历史资料来看,自先秦开始,冠以“桂阳”的地名多达六处,其中两处在黄河以北地区,另外四处都在长江流域。那么,赵云拒绝樊氏额这个桂阳郡又在哪里呢?
从《三国志》及《后汉书》等史籍的介绍来看,桂阳郡属于荆州。荆州疆域辽阔,涵盖了如今的湖北、湖南、江西、广东、广西等地。荆州范围内的桂阳郡,是在西汉时期设置的,位于零陵郡以东、长沙郡以南。在两汉时期,桂阳郡的郡治在郴县。郴县这一地名则起源于秦代,后被更名为宣风、郴州、郴阳等名。1994年,该地撤县设市,被定名为郴州市,是湖南省东南部的一个地级市。
参考书籍:《三国志》、《三国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