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历史 >

隆中策里的这四字,是诸葛亮的重大战略失误,注定荆州必失!

三国时代,孙权、刘备二家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结成联盟,并取得了抗拒曹操势力的伟大胜利。曹操赤壁惨败后,元气大伤,但仍有一定

三国时代,孙权、刘备二家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结成联盟,并取得了抗拒曹操势力的伟大胜利。曹操赤壁惨败后,元气大伤,但仍有一定势力,孙权和刘备在赤壁之战后得到迅速发展,实力较前大增,形成了三国鼎立之势。随着历史环境和条件的变化,孙、刘之间关于荆州问题的矛盾由潜在的、次要的上升为明显的、主要的矛盾,荆州之争已在所难免。最终的结果是,本来由蜀汉大将关羽镇守的荆州落入东吴大军之手。

荆州之失,关羽固然有责任,但主要责任在诸葛亮,是由他在处理荆州与孙刘联盟问题上的重大战略失误造成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诸葛亮在隆中对策里提出的“跨有荆益”的战略计划与孙刘联盟的外交政-策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

首先,从荆州与刘备所控制的益州的地理位置来看,两州之间交通极为不便,形成天然的对抗,不能连为一个整体。

荆益两州之间横亘着高大险峻的巫山,无陆路可通。水路方面,虽有长江连接其间,但自益州鱼复县的白帝城,至荆州夷陵县的南津关,是全长近200公里的长江三峡。三峡两岸悬崖绝壁,夹锁江面,航道十分狭窄;江水水流湍急,加以险滩巨礁,航行非常困难。

陆机在《辨亡论》下篇中指出,荆益两州虽然郊境邻接,但有天险阻隔,用兵很是不易。当年刘备之所以能由荆州进入益州,主要是刘璋开门揖盗,加之张松、法正等人作为内应的结果。若非这种特殊情况,刘备是很难进入益州的。

所以,在天下分裂的情况下,任何一个集团想同时“跨有荆益”,并由益州遥制荆州,从长远看都是不可能的。

范文澜说:“刘备取得益州之后,荆州成为孙权用全力来攻.刘备不能用全力来守的局面。”由此而论,荆州之失,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其次,从荆州与孙权所控制的扬州的地理位置来看,两州之间平野相连,且有宽阔的长江道相贯通,交通十分方便,大军朝发夕至,形成一个天然的整体。

荆州之地,虽说对吴蜀两家都很重要,但相比之下,尤为东吴的命脉。刘备若无荆州,虽然也是很大的损失,但他凭借益州的四塞之险,尚可立国自守。而孙权若无荆州,想在江东长久立足是绝对不行的。所以,在天下分裂的情况下,任何一个集团要想在长江下游的扬州地区长久立国,就必须占有荆州,这已被无数历史事实所证明。

早在孙坚、孙策时期,东吴就试图夺取荆州,孙坚还为此献出了生命。孙权继位后,鲁肃在建安五年就建议他:先把占据江夏的黄祖剿灭,进而讨伐荆州的刘表,依靠长江天险,称帝图天下。8年后,鲁肃再次提出夺取荆楚的建议。就在同一年,脱离黄祖投奔孙权的甘宁也对孙权进言,要尽早夺取荆州,首先要干掉黄祖。

黄祖是刘表的部下,一直任江夏郡太守,控制着武昌一带。除西进荆州的漳碍,曾于建安八年、十二年、十三年三伐黄祖,孙权为了扫师.打开了通往荆州的道路,为以后夺取荆州准备了条件。终于在第三次杀黄祖而大破其水必得的,他后来破坏孙刘联盟,偷袭荆州。因此,孙权对荆州是势所必争、势在也有其历史的必然性。

对以上荆州与益州及荆州与扬州之间的关系,诸葛亮的分析是极不恰当的。他把本来不可能成为统一体的荆益两州主观上看成是一个整体,为刘备提出了“跨有荆益” 的不切实际的的战略计划;而把本来是一个整体的荆扬两州主观上加以割裂,无视孙权对荆州的势在必得。

他的“跨有荆益”的战略计划与孙刘联盟的外交政-策存在着尖锐的矛盾。也就是说,诸葛亮既想把荆州作为刘备永久性的根据地,又想和孙权保持永久性的联盟,这是绝对行不通的。所以,在赤壁之战时那种特定历史条件下建立起来的孙刘联盟,只能是暂时的、脆弱的、不稳固的,它始终潜伏着一个大的危机,这就是一旦历史条件发生变化.孙权就会背盟毁约,夺取荆州。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江苏资讯网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参考交流,如有侵犯版权,请联系我们!

为您推荐

© 2015 - 2019 江苏资讯网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1519329887@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