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关羽是三国时期的一位名将,而且曾经向曹操投过降,但这并不能改变他在民间的超高人气。
隋唐以前,关羽在人们心目中,还只是三国时期的一员猛将。到了宋代,特别是北宋末年和南宋以后,关羽开始时来运转。
宋徽宗时,逐步加封,由原米的“壮缪侯”晋升为“壮缪武安王”,由原来的配祀地位一跃而成了“武圣”,关羽的“武圣人”同孔子的“文圣人”并重,关羽的“武庙”与孔于的“文庙”并列。
明神宗万历年间,关羽又获进爵为帝,被追封为所谓的“关圣大帝真君。”关羽在历史上并没有象陆秀夫、张世杰那样的尽节,陆秀夫、张世杰却成了关羽的左右丞相:关羽在历史上并没有岳飞那样的贡献,岳飞反成了关羽的元帅;关羽在历史上并没有尉迟敬德的战功,尉迟敬德又成了关羽的伽蓝护法神。
到了清代,对关羽褒封祠祀的水平己达到了顶点,头衔长达26字之多。同时又规定关圣武庙与孔圣文庙享有同等的祭祀礼仪规格:祭用太牢,舞用八佾,名字避讳。
总之,关羽由汉封侯,宋封王,明清封大帝,其后立庙祭奠,由一个历史人物被抬为超越其他神灵之上的天上大帝,受到人们顶礼膜拜。其祭祀之重、设庙之多、地位之高、影响之大,成为我国历史上儒、佛、道诸家神灵菩萨中最香的头号人物。
五代时期,王朝更替频繁,伦理纲常扫地以尽。为了争夺帝位,子弑其父者有之,臣弑其君者有之,兵变不止,战争不息。当时的士大夫寡廉鲜耻,毫无君臣之义,毫无气节可言。
赵宋皇朝就是在伦理纲常遭受严重破坏之后建立起来的。为了重整伦常,北宋朝廷不断致力寸旌表忠孝节义之士。神化关羽,把关羽塑造为维护封建正统的忠义化身,也就是进行纲常伦理的说教。
在宋代,随着地主阶级土地占有的发展和专制主义空前的加强,社会矛盾也日趋激化。统治者在此情况下大规模神化关羽,把关羽塑造为维护王权统治的护法神,给关羽披上“伏魔”法衣,用以恐吓老百姓。
同时,三国时期僻处四川的蜀汉王朝,同800年后偏居江南一隅的南宋王朝十分相似。忠于蜀汉、义于刘备的关羽,正合乎南宋当权者的需求,他们迫切希望用推崇关羽来呼唤民间涌现更多忠于南宋王朝、义于赵宋皇帝的忠臣义士。所以理学家朱熹实行“帝蜀寇魏”,此后历朝更进一步加工塑造关羽这个“武圣”的形象。
明后期,政-治黑暗,党争激烈,土地高度集中,农民濒临绝境,到十六世纪末叶以后,起义烽火已遍燃各地,南方还出现了佃农抗租斗争、奴仆暴动和市民的反抗运动。因此,鼓吹关羽这一“武圣”,塑造关羽这一“天神”,到明后期又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清朝建立后,由于严重的民族压迫,国内民族矛盾异常尖锐,塑造出关羽这样的“武圣”,有助于清皇朝巩固和加强对以汉族人民为主体的全国各族人民的统治。因此,在清代,更出现了“庙貌遍于天下,祀典重于春秋”的景象。
在旧社会,不论是豪富人家、达官贵人,或者是三教九流、黎民百姓,一般称关羽为“关公”,或敬称为“关老爷”、“关圣人”、“关圣帝君”,不敢直呼其名字。
为了突出关羽的“忠义”,小说家和戏剧家者流用多彩多姿的椽笔和丰富的想象写出了《桃园结义》、《秉烛达旦》、《古城会》、《华容道》、《义释黄汉升》等精彩的戏剧来;为了集中塑造关羽的“神武’,有些名将如文丑、蔡阳等,并非关羽所杀,小说家和戏剧家者流也把他们凑合到一块来突出关羽的“神武”。
当时,演员演关公的戏唱腔与别的戏迥异,道具与别的戏不同;演员必须虔诚地跪在关羽神像前化妆,必须正襟危坐在一个安静的房间里等候演出;演出关羽倒霉的戏,演员必须斋戒沐浴,舞台必须宰杀雄鸡让血洒戏台,必须烧一炷香使烟雾缭绕,显得庄严肃穆。可以说,关羽被历代封建统治者抬高到了吓人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