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武帝萧衍,字叔达,生于公元464年,原为南齐臣僚,南齐中兴二年(502年),在已经成为其亲信的南齐大臣的拥戴下,迫使齐和帝“禅位”于他,国号为梁,时年39岁。梁武帝在位48年,晚年爆发“侯景之乱”,被侯景囚禁,死于台城,享年86岁。梁武帝一生文治武功,富有传奇色彩,而梁武帝对佛教的信仰和推崇,也是历史上少有的。
梁武帝在位48年。
梁武帝精通儒、释、道三家思想,根据他晚年作的《述三教诗》可知:“少时学周礼,弱冠穷六经......中复观道书,有名与无名......晚年开释卷,犹月映众星。”此外,梁武帝小字“练儿”,周一良先生认为,其中“练”指道家修炼,也可解释为练师。由此可知,梁武帝的思想是经历了由儒教向道教再向佛教转变的过程。根据唐代释法琳《辩证论·梁武皇帝舍道敕文》记载,梁武帝在天监三年(公元504年)四月八日于华林园重云殿内发菩提心,不久又下了一道诏书——《舍道事佛文》,郑重宣布从今以后不再信奉道教,转而皈依佛教。但由于相关史料记载有疑问,所以也有人推测下诏时间在天监十八年或大同七年至十一年间。
梁武帝晚年对佛教情有独钟,他把佛教定位国教,对它的推广更是不余遗力。他不仅自己在等觉殿受菩萨戒(据《南史·梁本纪上》载,天监十八年(公元519年)四月八日佛诞日这一天,梁武帝在无碍殿亲受菩萨戒),还号召王侯子弟,妃嫔姬妾,直到黎民百姓,都去受戒。据《续高传·慧约传》记载:“皇储以下,爰至王姬,道俗庶士,咸希度脱。弟子著籍者,凡四万八僧千人。”皇太子萧纲在《马宝颂》序中称梁武帝为“转轮皇”和“飞行圣”。释宝唱在《经律异相·序》中将梁武帝比同“等觉”和“遍知”,与释迦同一称号。在当时,梁武帝被全国民众看做“皇帝菩萨”。
梁武帝与达摩。
在佛教研究方面,梁武帝也是成果丰富,他写了大量佛教著作,据《梁书·武帝本纪》记载:“武帝尤长释典,制《涅槃》、《大品》、《净名》、《三慧》诸经义记,复数百卷”。达到了“虽有万机事物,犹卷不辍手,燃烛侧立,常至戊夜”。此外,梁武帝非常热衷于佛事活动,经常举办大规模的法会。他还亲自讲经说法。每次的讲经说法和无遮大会都声势浩大,引得各阶层的人都慕名前来听讲。这样大规模的讲经,也使得佛法成为教化民众的重要手段。
梁武帝在晚年还曾四次“舍身入寺”。据《梁书·武帝纪下》记载,第一次舍身是在公元527年,即大通元年,梁武帝于三月辛未到同泰寺舍身,甲戌还宫,并改元大通、大赦天下。此时,梁武帝已六十四岁高龄。第二次是在公元529年,即中大通元年,“秋九月癸巳,舆驾幸同泰寺,设四部无遮大会,因舍身,公卿天下,以钱一亿万奉赎。冬十月己酉,舆驾还宫,大赦,改元。”第三次是公元547年,即太清元年三月,梁武帝再次到同泰寺,设无遮大会,舍身,公卿等以钱一亿万奉赎。夏四月丁亥,舆驾还宫,大赦天下,改元太清。但据《南史》记载,这是第四次舍身,之前还有一次是在公元546年,即中大同元年。而《梁书·武帝纪下》对这一次只记载了“三月乙巳,大赦天下……庚戍,法驾出同泰寺大会,停寺省讲《金字三慧经》。夏四月丙戌,与同泰寺解讲,设法会。大赦,改元。”并未提到舍身一事。但不论是三次还是四次,这在历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梁武帝舍身佛寺,持续时间短的只有4天,长的有37天。由于“国不可一日无君”,所以“舍身入寺”的梁武帝最后都是由群臣用“钱1亿万”赎出。
禁止饮酒食肉是中国佛教最广为人知的戒律,这也是与梁武帝有着直接的联系。小乘戒律《十诵律》记载:“我听噉三种净肉。何等三?不见、不闻、不疑。不见者,不自眼见为我故杀是畜生;不闻者,不从可信人闻为汝故杀是畜生;不疑者,是中有屠儿,是人慈心不能夺畜生命。”依小乘戒律,僧侣是可以食用“三净肉”的。但是梁武帝却用行政命令规定,如有再饮酒吃肉的弟子要依王法治问。至此,断食酒肉被纳入了佛教戒律,沿用至今。那,梁武帝为何要将断食酒肉纳入佛教戒律呢?除了他自身对佛教的信仰、对佛教戒律的遵循外,更重要的原因是梁武帝对佛教的大力推崇,使得佛教僧侣和寺院的数量不断扩大,导致了严重的社会问题。据《南史·郭祖深传》记载:“家家斋戒,人人忏礼,不务农桑,空谈彼岸”,“佛寺五百馀所,穷极宏丽,僧尼十馀万,资产丰沃”,“道人又有白徒,尼则皆蓄养女,皆不贯人籍,天下户口几亡其半。而僧尼多非法,养女皆服罗纨,其蠹俗伤法,抑由于此。”面对这些问题,梁武帝企图通过断食酒肉来整顿佛教。所以,自梁武帝始,禁止饮酒食肉是每个僧尼都要遵守的佛教戒律,这也是佛教本土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梁武帝舍身出家有着深刻背景。
梁武帝对佛教的大力推崇,使得佛教在这一时期得到了繁荣的发展。梁武帝对佛教的推崇除了自身信仰外,也有政治上的目的。比如:他所受的菩萨戒主要内容是奉行五戒十善,广行善事,普度众生。这有利于教化百姓,整顿社会风气。梁武帝在位四十八年间,大规模建寺、造像。梁代,全国寺庙有近3000所,其中都城建康就有寺庙近500所。梁武帝晚年“舍身入寺”,群臣“钱1亿万”赎出,耗费了大量金钱。另外,佛教的兴盛和寺院经济的发展也在客观上削弱了萧梁王朝,他们和政府争夺劳动力和土地,影响了政府的赋税财政,影响了政府的兵源力役。
我们客观的看,崇佛并不是萧梁灭亡的主要原因,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萧梁政权的衰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