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度的确立与弊病
历史在发展,时代在进步,取士制度乃应各时代的发展与需求而有所不同,在当代必然产生积极的作用,无法避免的也会出现某些漏洞,上一代的缺失,便成为下一代改革的标的。
选官制度由世袭制、诸侯分封开始,直到春秋战国各国为求富国强兵,各国求才若渴,开始注意到人才的重要。
举孝廉
汉代这大一统的帝国,在取士的质与量均有新的需求,在"元光元年冬十一月,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始由先秦个人性的取士发展成官方区域性的察举制,大量招举贤良、方正、文学之士,扩大了统治的基础。但取士的权力多为官僚把持,士人开始投靠权贵以求仕,形成门生故吏集团。
九品官人法
此外东汉时期,皇帝多年幼即位或昏庸无能,外戚亦利用察举征辟制纳亲信为官,汉末所取之士已非有真才实学,宦官与外戚集团的政治斗争,终引起两次党锢之祸打击汉政,汉遂以亡。
魏晋南北朝这个政局纷乱的时代,汉代的典章制度未必适用,虽有些地方仍承袭汉制察举孝廉,但为应因时代需求,还是需要新的取才制度──九品官人法,起初专职品评人物的中央官员"中正"还能公平的评定人选,后期还是偏私士族门阀,因此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
科举制度
隋代创立科举制,分科取士,择优录取,这是选举史上重要的一页,虽尚不完备,但已为科举制度在唐代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取才制度终于从个人性、区域性走向普及全国的规模。
有鉴于魏晋南北朝九品官人法取才之弊,隋代创科举以取士,隋文帝开皇十八年,诏曰:
标示开科取士之始。虽然史书对于隋代科举制度的记载有限,但隋代科举制对唐
代科举有直接的影响是不容置疑的,《新唐书‧选举制上》:
这段叙述多为唐代科举制度研究学者所引用,我们可以得知以下资讯:就考试的时间,可分为定期举办的常举与不定期举办的制举,在此对于制举的考试科目没有清楚的说明,而常举考试科目至秀才而童子总列有十二科,其中以明经、进士科受到学界的讨论最多,《唐摭言》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一语,意思是指明经较易考取,所以三十岁才考上明经科已经算很老了,而进士较难,所以五十岁才考上进士科的也算年轻。
相对的,较为容易的明经科,借此入仕者必然较多,能够在较为困难的进士科榜上有名,必然也能享有盛名,所以《新唐书‧选举志上》便有:"大抵众科之目,进士尤为贵,其得人亦最为盛焉。"之语。
明经科指的是通晓儒家经典,以九经为主,《孝经》、《论语》兼论:
明经科的考试重在儒家经典注疏的背诵与理解,这基本上确立了科举考试命题的"儒学性",加上《五经正义》这份"教材"的颁布,确实起到了统一思想与文化的作用。
但细观明经科的考试内容,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大经中《礼记》文字较《春秋左氏传》少,所以士人多学《礼记》,中、小经中《诗》、《易》、《尚书》又较《周礼》、《仪礼》、《春秋公羊传》、《谷梁传》容易,因而产生"四经殆绝"的现象。另一个问题,从玄宗开元二十五年的诏文说:
可以看出士人参与进士科考,渐渐流于经典注疏的背诵,前代圣人贤语以及珍贵的儒学文化精神,渐渐成了没有生命的文字。
进士科
除明经科以外,进士科也是唐代重要的科考项目之一,考试内容乃为时务策、帖经与杂文,偏重文采发挥,王凯旋《中国科举制度史》就说:
如此看来,唐代诗歌之盛,除了帝王倡导、诗歌本身发展以外,也不得不说与进士取士有关。这样的考试方法与文学产生密切关系,讲求形式与艺术技巧的应试方针,其思想方面便较少着墨了。
此外,当时考试没有"弥封"、"誊录"的防弊措施,从唐诗与唐文集中都可以看到应考的读书人有"温卷"的陋习,即是在考试前先行将作品交托给名门显贵,以求推荐予主试者使其加深印象的一种方法。以上种种弊端,使得看似公开、公正的取士制度渐渐出现漏洞,国家的执行力因此受到阻碍,妨碍国政的发展。安史之乱给士人的冲击
自汉代开始即与西域各邦有频繁的贸易往来,各部族也不断强盛起来瓜分中原地区,魏晋南北朝时期甚至有五胡、十六国的景况,隋、唐时期借由军事征伐统一各部族,平定东突厥后,贞观四年西北诸蕃更尊太宗为"天可汗",历经唐太宗"贞观之治"、唐玄宗的"开元之治",文治武功、国势鼎盛,可谓是中国史上政治史上最辉煌的成就。
天可汗唐太宗李世民
唐代"节度使"一职便是为了管理部族而设的单位,节度使离远中央的控制,在边疆有军力、土地、经费、粮食,造成节度使专制一方的情况产生,加上唐玄宗后期个人施政上的腐败和朝内政治、经济、军事等社会危机,给安禄山(703-757年)、史思明(703-761年)有了可乘之机,于玄宗天宝十四年(公元755)至代宗宝应二年(公元763)发生了历时八年的安史之乱,即是重创了唐代盛世的蓝图,唐代就此由盛转衰,在政治、经济、文学、思想等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可谓是唐史的分水岭。
安史之乱安史之乱客观对儒学发展的推动
面对国事浩劫,世人开始反省安史之乱的原因,与思考救世的方法,明经第的贾至(公元718-772)在〈议杨绾条奏贡举疏〉说:
贾至反省安史之乱的发生乃是"忠信之陵颓"、"儒道之不举"所造成的,必须振兴教育来解救儒道颓废的状况。林雅琪〈论唐代孟子升格运动〉一文就说:安史之乱后,有识之士反省天下大乱的理由,归因到儒学的衰微上,因而产生了古文运动这场借由"文以明道"来振兴儒学的文化运动。
佛教、道教影响日益扩大,而儒学相对衰微,这是当时儒者直接感受到的现状,加上安史之乱后"胡化"与"汉化"的冲突,政治与文化的危机日趋严重,再倡儒家思想,对于恢复秩序与重建读书人的道德感是非常必要的。复兴儒学、排斥佛老、建立道统等,是当时具有历史责任感、有忧患意识的儒者,共同的看法。
孟子雕像
古文运动学者对孟学的继承与发展,尤其韩愈对孟子的推崇,使得孟子的思想如:人性论、王道、仁政、民本思想等,在中古运动再次受到重视,并成为唐宋古文运动的核心讨论。如果说孔子之言,为安邦治国之道,那么孟子之言,便可谓拯救实务之急,面对唐代中期以后的状况,孟子地位逐渐窜升的迹象就此而起。
参考文献:
《百衲本二十四史‧汉书‧武纪第六》
《通典》
《新唐书》
《唐摭言》
《经学历史》
《册府元龟‧贡举部‧条制一》
《中国科举制度史》
《隋唐五代史:世界帝国‧开明开放》
《钦定全唐文‧贾至三‧议杨绾条奏贡举疏》
《论唐代孟子升格运动》